2006-01
13
得与失往往是矛盾的一对,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常遇到的。一般来说,得而往往令人愉悦也,失则与得相反,正常也。得与失如何统一?又如何将失转化为得,这是一门科学,也是需要我们好好的去动一番脑筋的。
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天,偶尔我想起了二年前的往事:2000年6月中旬,我与室里的同志参与了江苏靖江船坞施工监测议标工作。在我的记亿中,当时南京华东水利学院和南科院也去了并分别报了价和监测方案。论方案,似乎三个单位均大同小异(我们略周全一点),而报价我们占首位。在与甲方谈及监测费用时,对方向我们介绍此监测工作属自检(费用也是由施工单位自己出)。并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我们。经多次协商,最后以7.9万元与我们签订合同。7.9万元从数值上看,比我们的原报价是少了许多。当时我们也进行了成本领测:整个监测工作周期约6个月左右,直接成本加间接成本约7.8万元。由此可见,利润仅为1000元,如若有什么意外,亏损则是不可避免的。合同签订之后,室内议论纷纷,说三道四的大有人在,其实很简单:承担此项目,既担风险,又无利润,化不来,不合算。的确如此,单从眼前的利润角度分析,无疑失大于得。然而,如若从占领市场或扩展市场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因为,这是连傻子都知道是薄利或无利可图的买卖,连当时与我们签订合同的港务公司现场项目部经理也如实说:你们这是在帮我们的忙,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补偿你们的。虽然是无利,当时我们的同志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依然一如既往,优质服务,服务到位。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解决了施工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整个监测工作真正起到了指导施工作用,使施工顺利、安全完成。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的一致好评。由于我们的合理控制成本,监测工作结束后最后决算还盈利近1万元。
“能有承受失的胸怀,得必然将会属于你的”,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也是我的体会。虽此话并非真理,但在后来的日子里还是验证了有那么一些小道理之处:如今年5月份外高桥物流中转场地,有421根混凝土方桩需做低应变检测。业主和监理单位各推荐了一家检测单位,而且检测费用报价很低。与此同时港务公司项目部的“朋友”也打电话通知我们快去洽谈和报价。我们的报价是前2家报价平均值的1.8~2.0倍,经过几次交谈和沟通后,最后是前2家报价平均值的1石倍价格与我们签订了合同(事后我才知道这是他们总公司有关领导的倾向意见)。还有在外三期、外四期的道路、堆场约有100万m2的检测工作似乎也是我们全包了,甚至连在外三期、外四期做零星土工试验的市政设计院(已与他们签订了合同)也中途被他们“请”走了。总之,自去年3月份以来,就港务公司委托或由其介绍给我们室的工作员近百万元,实际利润均超过45%以上。在如此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能幸运的占有这片市场是多么的不易啊!无疑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将会更珍惜这片来之不易的市场。
最近在深水港指挥部开会时,遇见了港务公司总经理诸葛字杰,他提着笔者的手兴奋的说:“孙工,谢谢你们在靖江船坞给予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天啊!堂堂的一个港务公司总经理记忆这么这样好啊!?
失有时是暂时的,往往有时也是一种战略战术。我想有时在必要时该失的我们也要舍得失,也许得就在其中。当然我也坚决反对那种无原则的失或为了个人某种利益而使我们的国家或企业受到损失的那种失的现象存在。
孙秉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