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
20
管理学有个“资源配置”的概念:管理就是对有限资源的构成、配置和结构,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因素是人,在瞬息的机遇或危机面前,如果做到优化资源配置,就能够洞察先机、赢得先机,获取最佳效益。
近期,笔者所在单位的“三定”工作圆满收官,无论是中层干部全体“起立”,还是总部员工重新“选座”,大家都经历了对职业生涯的认真梳理和全新思考,究竟要具备怎样的特质才能够胜任未来的岗位?个人认为,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即能力、格局和担当。
能力作为标配,格局作为高配,担当作为顶配。新时期,一名优秀员工只有不断达到自己的最佳配置,方能适应并胜任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下的各项任务,完成既定目标,创造有效价值。
能力应是履职尽责的“标准配置”,立足岗位的敲门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务能力是基本要求,无论是一线施工岗、科技研发岗、亦或是财务管理岗等,都应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空瓶状态。新政策、新法规、新材料、新设备层出不穷,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动力努力学习,对标参考,积极实践,树立高效执行的小目标,达成条线专家、行业精英的大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成事关键。回望过去三年,公司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内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果。即便这过程中,形势不断变化,改革困难重重,只要全体员工不满足于“还可以”,打破“小富即满”的思维模式,在管理上找差距,在业务上求突破,在科研上寻破冰,敢于和自己较真,不断攻坚克难,挑战新高度,着眼过程,落脚结果,终能将创造价值落到实处。
格局应是履职尽责的“高级配置”,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见识则可以帮助我们走得更远更稳。领导干部需要做到公平、包容和赏识;公平对待每位辛勤付出的员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包容特立独行的员工,扬长避短,让个性成为创新的突破口;赏识有干劲的年轻人,给平台、“扶上马”、送一程。做到重视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普通员工也要树立大局意识,摒弃在其位只谋其政的狭隘观念,站高一层,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利益关系,做到主动补位、善于补位,从部门、公司乃至全局的利益出发,用系统性思维考虑问题,规避风险,提高效率,达到利益最大化,做到向庸碌无为说“不”。
更要转变囿于一隅和害怕被别人超越的思维。学会先迈一步,主动打通“部门墙”,学会合作共赢,主动交流业务,欣赏别人,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这样才能凝成合力,形成更强大的战斗力,事半功倍。
担当应是履职尽责的“顶级配置”,只有先做人,才能做成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触动人心。干事担当是人品的体现,更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在企业爬坡过坎时期,未知的市场要不要开拓?新兴的领域要不要进军?硬骨头要啃,难题更要做。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就是面对矛盾问题时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挑战时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困难时敢于承担责任。
同时,普通员工也有自己的岗位担当。不同的岗位一样的担当,就是在其位、尽其力、负其责,就是要认真做事,用心做事,努力把事情做好,彻底戒除慢条斯理“悠着干”,敷衍轻慢“应付干”,墨守成规“照着干”,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岗位职责,以敬畏的姿态对待工作机会,以感恩的心态珍惜工作缘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危机感竭尽所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职场人的成功不一定用职务的高低衡量,只要把能力、格局和担当作为一把戒尺,时刻警戒自己。向小进即满“开刀”,向四平八稳“亮剑”,向执行低下“宣战”,以精干高效的作风狠抓落实,以雷厉风行的作风直面问题,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担当作为,不断优化自身的配置,终能成为一名上级信赖、同级敬佩、下级敬重的优秀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