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
01
连云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采用了一种新型桶式基础结构,该结构为单桶多隔舱薄壁结构型式,其单体重量超过3200吨,采用了陆上预制、海上运输、水上浮运和负压下沉的施工工艺。该结构型式从设计到施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属首次应用实践。我公司全程参与了该工程建造过程,监测成果为该结构设计方案优化和施工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工程建造初期对桶体的预制和水上安装进行了试验性施工,为了验证水上运输和安装工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我公司对桶式结构浮运过程中的拖运速度、桶体摆幅、桶仓内部压力、负压下沉中的结构应力、土压力及安装结束后的桶体周边土体超孔隙水压力进行了监测,全过程实施提供可视化数据。由于该结构采用了薄壁结构型式,最小尺度仅30cm,内部钢筋网络密集,传感器安装保护和排线难度极大。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解决了大量难题,在2个试验桶体总计安装了近400个监测传感器,至今已服役3年,监测系统仍然运行稳定,获取了大量关键数据。在此期间,我公司自行研发的土压力计和孔隙水压力计一体式安装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防波堤结构建成后,根据其功能特点,我公司对防波堤结构在极端风浪作用下的波浪力及结构响应进行了监测。
波浪力测试通常情况下都在室内试验水槽中通过造波机模拟波浪作用来完成,室内试验条件理想,数据采集便捷,试验周期短,可不考虑环境对传感器的侵蚀作用,极少有在工程实体上进行波浪作用监测的案例。
本工程为距岸约10公里的离岸式建筑,极端风浪期间试验人员又无法直接到达建筑物所在现场进行测试。
我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首次在结构实体内部安装了永久式波浪力自动观测系统,解决了风浪情况不可预测和波浪力随机影响的问题,可在相当长的周期内监测不同风暴潮情况对结构的作用,期间我公司自行研发的波浪力计自调整固定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