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2020-06

09

干一行爱一行,做本职岗位上的作为者 ——记中交三航局青年岗位能手朱俊裕

数据来源:港湾院
发布时间:2020-06-09

水运所有个“大忙人”,只要提起加班,他总是第一个被想起。他是领导眼中任劳任怨的踏实员工,把急活难活交给他,总会放心;他是水运所最喜欢请教问题的人,一天到晚,电话不断;他是年青员工的师傅,是同事眼中有求必应的“小朱哥”。他,就是水运工程设计研究所的工程师——朱俊裕。

微信图片_20200610153906.jpg

朱俊裕,个头不高,身材微胖,拥有南方男人的细腻,也有着海岛爷们的豪爽。每天见到他时,嘴角总是带着微笑;而投入到工作中时,他始终细致而踏实,坚韧而顽强。

2013年底,所里有位女同事回家待产,她负责的重点项目燕达(海门)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码头工程需要有人交接。刚进入港湾院工作不久的朱俊裕二话不说,即刻扛起这个任务,这也是他在港湾院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

开始是困难的代名词

虽然在以前的工作单位也做过小型项目的负责人,但是在全新的单位负责一个大型设计项目,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心里还有些忐忑,但他很快树立信心、调整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中。由于项目周期紧,自己又是中途交接,他需要以最快地速度熟悉资料,然后加快进度赶上预先规定的设计周期。于是,朱俊裕开启了连续加班模式,甚至有一次因为没注意时间而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他索性心一横,继续在单位奋战。第二天一早,同事们推门进来,他顶着乌黑的眼圈,笑呵呵地跟大家打招呼。

随着设计项目推进,设计进度是保证了,但过程中依然出现反复和波折。业主需求的变化、现场施工的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调整设计方案、解决技术难点,每当这时,朱俊裕总是凭借自身的设计经验以及曾经在项目现场的施工经验,优化技术方案,攻克技术难点。历时一年,该项目最终保质保量的圆满完成,朱俊裕也通过该项目磨练技术,迅速成长,原本微胖的脸庞消瘦了几圈记录了他在背后付出的心血。

一转眼,朱俊裕已经在港湾院工作近7年了。如今的他,俨然已经是所内“攻艰项目”的主力候选人,每当有难度大、工期紧的项目,朱俊裕一旦接手,总是不负所望地把那些难啃的骨头都啃下来。今年恰逢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他作为重点境外项目的骨干,是第一批复工复产的员工。在最紧张的设计阶段,他总是最后一个走出单位大门,披星戴月地回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晚饭。上幼儿园的女儿总是抱怨没见着爸爸,不是爸爸回来的时候她已经睡了,就是爸爸出门的时候她还没醒。“等忙完了这阵,就带老婆和孩子出去玩玩。”朱俊裕带着歉意地说道,然而紧接着他又投入到下一个设计项目中。

如果现在的你不够优秀,那一定是你努力不够

极为朴素的一句话,是朱俊裕的工作格言。在他心中,港口工程设计是个精细活,码头结构有很多种类型,平面的布置和结构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因此,想做好港口工程设计,理论的充实、实践的验证、经验的积累,每一项都必不可少。为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能力,除了钻研规范、查阅优秀论文之外,他还虚心求教。他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不论是同事、同行、还是同学和老师,都是他的请教对象,只要遇到技术难点或者业务前沿新知识,朱俊裕都会把心中的疑问给钻研地明明白白。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他这样总结:“前辈的经验能帮助我们精准地找到问题关键,增长很多业务知识;新员工的想法有时候也能提供思路,一些忽略的事情往往一提醒就恍然大悟;而施工单位的同行就更不用说了,这可是获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经验的最好途径了啊,千万不能错过。”

工作十年来,朱俊裕经历过困难,也品尝过收获的喜悦。问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干一行爱一行,做什么就要对什么负责。我没什么优点,就是承担好自己岗位的职责吧。”

立足岗位,辛勤工作,做好本职岗位上的作为者。如今,朱俊裕已经负责和为主参与项目30余项,得到了业主和公司领导的肯定。他也同自己设计的码头工程一起,在一次次巨浪翻滚中,不断地成长和充实了起来……


联系我们

  •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29号
  • 电话:021-64399960
  • 传真:021-64399561
  • 网址:http://www.shedri.com/
  • 邮编:200032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GWY

版权所有: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

沪ICP备05007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