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
17
2022年3月是一个不寻常的时间点,新冠疫情又一次开始肆虐,无情地打乱了上海人民的生活节奏,自3月8日至今居家办公已有2月有余。
3月23日,培训中心突然接到康桥镇区域内所有人员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的紧急通知,然而由于浦东新区的医护资源极度紧张,需要培训中心自行寻找检测点。因此,为了完成这一次全员检测任务,培训中心临时成立查探小组,招募自愿者寻找可接收企业员工全员核酸检测的站点。
“虽然我们在培训中心被封控管理,但我们都是三航青年,还是想在防疫期间能为公司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别的做不了,就在后勤事务上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吧。”于是风电所刘旭和加固所李鸿运两人主动响应号召并立即行动,根据康桥镇提供的检测站点依次查探,最终实地咨询了三个检测点才找到了位于8公里外的松港创意园检测点。随即,培训中心全体人员于23日当天15:30前完成了核酸采集的任务。
然而3月底的疫情状况越来越严峻,这种全员出行检测的方式风险太大,因此培训中心随即调整了检测措施,改为从医疗中转站接送医护人员来培训中心进行核酸检测,但需要有志愿者负责接送、扫码与贴码等协助工作。公司王金玉、刘旭、杜炎丰、李鸿运、王路路和薛亮6位同志自告奋勇,担当起了后续几次的接送任务,杨振华和刘辉2位同志主动请缨承担了扫码和贴码的任务,大家勠力同心完成了疫情期间培训中心的多次核酸检测任务。
由于封控期间禁止堂食,培训中心改用领用盒饭的方式送至员工宿舍,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公司的一批青年自愿者自发地加入了领饭的队伍。科技公司的杜炎丰说:“我起得早,让大家早上多睡一会吧,以后的早饭全部由我来送吧!”于是他一个人揽下了派送早饭的任务,每日风雨无阻地穿梭在楼梯间为大家服务奉献。因他的带头作用,后续张君韬、胡光耀、李强、罗灿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派送盒饭的队伍。疫情期间,杜炎丰还发挥了他的兴趣特长,通过他的相机为同事们留下了一张张值得回忆的影像,定格了一个个的抗疫瞬间。
4月5日,党校培训中心收到来自湖北荆门的支援物资,然而这些物资需要及时地分发派送到生存物资短缺的地方,于是党校培训中心承担了物资中转站的角色,招募志愿者将这些物资进行装卸和分拣,并派送出去。马晟翔、张恒、王柯、李若琪等同志纷纷加入了“搬运工”的队伍,及时完成了物资中转的任务。检测公司的王柯说道:“虽然干活的时候很累在车厢里面也一直大汗淋漓,但是能为上海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深感荣幸。”截止至今,公司青年志愿者们已累计出动任务9次,累积时长约18个小时,参与搬运了近37吨的援沪物资,对培训中心的后勤工作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
虽然疫情仍未结束,但是志愿者们不会放弃,用自己的行动坚决拥护‘动态清零’的政策,为能让大家过上正常的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