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
13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城际轨道交通即青岛地铁R3线,作为形成青岛市“一谷两区”格局互联互通重要交通设施,将首次在工程中采用港湾院自主研发的清水混凝土技术。港湾院作为唯一一家为青岛R3线提供清水混凝土成套技术服务工作的科研院,对青岛R3线清水混凝土前期技术研究攻关工作已基本结束,并根据研究成果,形成了《青岛地铁R3线清水混凝土施工规程》等成套技术成果,相关项目预计2017年将会施工完毕。清水混凝土成功实施后对于提升青岛地铁R3线工程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清水混凝土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使混凝土更加富有表现力,充分强调了造型的艺术性、材料的特异性,同时,免去了各种装饰涂料的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世界上一些地标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共建筑,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形式。清水混凝土在我国的房建工程中应用较多,但在水运工程、地铁工程中应用较少。
清水混凝土成套技术在港珠澳大桥成功实施
早在2014年年初,港珠澳大桥工程就提出大规模采用清水混凝土。作为世纪工程、地标性建筑,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及岛上建筑是重要景观之一,港珠澳大桥挡浪墙、敞开段和上部房建中采用清水混凝土结构,对于提高耐久性和提升港珠澳大桥工程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多用于工民建、小型构件中的清水混凝土应用到大规模的水运工程中,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港湾院技术团队克服了国内首次在大结构尺寸、大体积和超长使用寿命的特殊构件中大面积使用清水混凝土,而清水混凝土高外观质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分步浇筑的收缩裂缝控制和高耐久性等工程的难点,形成了一整套全面、系统的清水混凝土技术、管理体系,加上港珠澳大桥这个经典型施工案例,为我国未来清水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依据与指导作用。
青岛地铁R3线模型试验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