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2021-06

01

管理提升在行动

数据来源:港湾院
发布时间:2021-06-01

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工作要求,港湾院积极推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力争将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为项目一线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图片

优化经营格局机制,凝聚市场开发新合力

坚持聚焦重点区域,进一步优化市场和业务布局

一是我院紧紧抓住今年风电市场爆发的机会,加大海上风电市场拓展力度,落实专项跟踪机制,多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风电板块业务快速发展。


二是制定与局各区经公司及办事处的对接计划,按计划与局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进行深入对接,为局相关项目的经营提供支撑,优化市场布局和业务布局,并为后续院各项业务拓展打好基础。


三是总结分析上半年经营工作,寻找突破点,打破各板块业务发展不均衡局面。

图片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经营责任体系

一是各部门梳理重点客户,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客户维护与对接计划、年度客户拜访计划,做好客户回访工作。


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对港湾院经营制度进行梳理,进一步做好经营制度的修编工作,明确市场开发部市场统筹职能,完善经营系统横向协同纵向支撑机制。


三是梳理院各业务板块重点客户,指定了长期对接经营责任主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图片

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经营工作机制

一是贯彻全员经营理念,突出价值创造、效益为先的奖励原则,进一步发挥经营激励对于调动经营人员积极性的边际效用,完善经营激励机制。


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局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化手册》相关内容,明确经营工作职责,规范经营工作流程,防范经营工作风险,并且进一步对港湾院经营制度进行梳理,做好院经营制度的修编工作。

图片

坚持高目标导向,进一步提升经营工作质量

一是细化指标,加强经营指标计划性管理。


二是重视基础工作,加强经营信息管理,规范经营信息的管理流程。


三是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院生产经营综合管理系统的升级工作,规范经营工作管理流程。


四是深入贯彻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全面考核管理”的三全管理总要求。


坚持有效整合资源,进一步深化经营协同支撑体系

一是贯彻全员经营的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深化改革,打造同频共振的敏捷型组织,发挥各业务条线各岗位协同支撑经营的作用,不断提高公司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二是整合院科研、设计、智慧工程、检测、特种施工等资源,向局申请海上风电运维综合课题,逐步建立各板块协同发展、一线和二线经营一体化的协同经营制度,逐步建立经营协同支撑的快速响应机制,防范投资风险。


推进精细化管理

优化港湾院生产管理职能,实现生产项目分级管理

一是逐步建立“重点项目院部管总、部门分解细化、项目部落实;一般项目部门管总、项目部细化落实”的大生产责任体系。


二是调研、制定港湾院项目生产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层职责和管控重点,落实分级生产管控程序,逐步推进到所有项目分级管理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明确落实部门、项目核心骨干人员任职要求,尤其对部门负责人、关键生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等关键岗位要做到严格标准、选优配强。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资源的理念,统筹生产资源和要素,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

一是根据局有限公司采购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港湾院工程物资、设备、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采购分级审批制度,明确各级审批权限和管控程序,规范工程采购行为。


二是加强供应商管理,完善和优化港湾院合格供应商库。


三是按照局有限公司的管理要求,结合港湾院业务发展特色,更新完善港湾院工程分包管理制度,制定工程分包管理办法,规范工程分包行为。


四是强化设备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提高生产效率。建立领用台账(院部)和保管台账(部门),实现“由院生产技术部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使用部门(使用人)日常保管,统一维保”。


五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归集率,加强资金统筹,保障生产运行。

图片

强化生产策划,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院重点生产项目的策划管理工作,排查院重点生产项目的策划情况、策划落实情况,保证所有的院重点生产项目都策划到位、执行到位。


二是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评审工作,明确评审程序、评审形式和评审范围,消除技术隐患,科学指导现场施工。对院内施工项目进行排查,确保每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都评审合格且在生产实际中执行。


三是定期抽查生产项目的策划落实情况和施组执行情况,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跟踪检查,做好执行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的评价工作,不断提高策划和方案水平,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图片

聚焦关键节点和环节,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生产计划铺排,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计划进行后评估,提高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将生产和收款联动,及时将生产成果转化为营业收入。


二是坚持生产会制度,加强全院生产的组织安排,动态掌握项目生产状态,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高效率推进。


提升项目创效能力

全面构建价值创造和成本效益理念,落实成本管控责任体系

一是要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宣传,提升各级的成本管控意识。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原则,形成“人人关注成本、研究成本、控制成本”的良好氛围。


二是制定项目成本管理办法,明确成本管控程序,落实各层级成本责任主体,明确各层级成本管控责任。


发挥关键技术引领作用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深化设计的参与度,通过设计、特种施工、检测等业务拓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把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实现效益最大化。

图片

以关键技术引领全院经营生产

明确院重点研发项目,加大对自选课题的支持力度,在深基坑施工安全可靠度、UHPC材料产业化、海上风电负压桶施工技术与装备上给予支持,加强院经营生产的能力。

图片

建立一体化服务体系

整合院在设计、科研、信息化、特种施工、试验检测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推进结构加固修复和海上风电一体化服务体系,促进项目落地。


全面实现本质安全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体系,完善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一是识别、制订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更新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二是完善和落实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各层级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制全覆盖、责任制分解到人。


三是安全生产费用专款专用、投入进度与施工进度相匹配,足额计提安全生产费用。

图片

提高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质量,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评审关,做好技术巡查及技术指导工作

一是督促、检查工程项目部必须在施工前针对工程的特点、施工工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二是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评审审批制度,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科学的技术方案保障施工本质安全生产。


三是施工组织评审由院总工审批,技术专家参与,以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或施工方案的编制质量。


四是检查工程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层层进行以安全施工为主要内容的交底工作。

图片

完善现场执行落实和监督体系,强化领导带班作业和带班检查制度的有效落实,筑牢安全检查防线

一是现场主要人员持证上岗,证书齐全有效。


二是施工现场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检查中发现的施工隐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定时间、定措施整改,整改后组织复查。


三是特别是风电导管架、升压站灌浆项目,项目负责人严格遵守在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危险源点实行领导带班作业和带班检查制度,并指导现场人员安全作业。

图片

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安全教育培训,筑牢安全意思和技能防线

一是参加中交、三航局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


二是参加安全行业协会举办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工作。


三是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

图片

强化应急保障体系,统一应急工作标准,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筑牢应急处置防线

一是项目部建立应急保障机构。


二是针对不同的项目,项目部识别施工中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害的危险因素、危险部位、危险作业列为重大危险源并加以公示。


三是项目部对已识别的重大危险源为基础编制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


围绕改革调整,提高运营效率

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体制,着力解决机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竞争机制,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工资收入能增能减为目标,加快释放员工队伍的内在活力。

图片

全面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根据三航局《关于印发<中交三航局关于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决定成立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

图片

推进各条线加强对局标准化手册的宣贯学习,对目前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自查自纠

通过各类会议加强对港湾院各级领导干部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宣贯和监督,组织开展局管理标准化手册的考试。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严控各项费用支出。


围绕数字化创新

通过技术研发和系统开发,提升信息化业务贡献度

跟踪之前申请软件著作权和专利的情况,并更新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情况计划表

图片

通过推动物联网与建筑行业的深度结合,来推动公司深度数字化转型升级

开展了基于多种三维测量手段的实景建模技术应用研究,为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打好了基础。

图片

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了重点项目看板、智慧工地系统

开发、完善和升级海上风电项目看板、远程自动化监测平台。

图片

开展了基于多种三维测量手段的实景建模技术应用研究,为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打好了基础

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了重点项目看板、智慧工地系统,完成了海上风电看板的开发。开发、完善和升级海上风电项目看板、远程自动化监测平台。


提升管理质效

聚焦问题短板,加强能力建设,持续夯实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结合公司改革延伸、管理下沉工作部署。三季度对标局标准化手册,全面梳理院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调整5项管理制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

图片

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工作效率的提升

充分依托港湾院在信息化领域的专业优势,突出信息化对“三全”体系的支撑

图片

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延续消防维保合同,水上消防支队“双随机”抽查1次。修定《港湾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2020初稿)》。

图片

启动港湾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全面加强港湾院对局生产经营体系的市场引领、价值引领,全面融入局的发展定位,使规划更好地体现时代特色、更好地贯彻中国交建和三航局发展战略要求。


强化风险管控

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十二到位”要求,不断完善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管理体系、管理模式、体制机制入手,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图片

加强合规管理,防范经营生产风险 

一是做好各项法律审核。在办公协同平台上建立了重要规章制度和授权委托书审核流程,做好合法性审核。


二是在项目分包招标文件策划、分包商评选和采购申请等流程中增加法律审核环节,提出法律意见,防范法律风险。


三是加强法律风险预警,法律事务部组织院下属公司、各部门按月填报《项目法律风险自查表》,按项目排查各项风险,便于早预警、早处理。

图片

开展法治宣传,做好普法工作

深入宣传、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在T6办公协同平台上建立了普法专栏,不定期发布专题普法文章、公司法律法规清单及法律法规电子文本。并举办了应急管理普法培训讲座,组织公司员工参加了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档案管理普法等活动。


完善提质增效关键指标的动态监控与定期分析机制

降两金

一是每月召开应收款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部门领导参与,将部门的应收款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收款方案。


二是要求各部门项目负责人、市场人员在合同签订时,进一步规范合同条款,尤其在材料销售合同上,要明确约定结算付款条件、方式、比例、时点以及违约责任,对非现金支付要求给予的补偿。


三是及时办理与业主方的材料领用计量结算,对于设计、咨询等技术服务的完成要求发票同步跟进,确保在约定支付期内顺利完成计量和收款确认工作。同时,由院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联合制定收款奖考核办法,收款期越短,奖金系数越高。全院各部门的月度奖金与当月收款相结合,形成人人参与其中的良好收款氛围。


四是对于已逾期的应收款,则充分利用法律收款,采取书面发函、法律诉讼、申报债权等方式维护权益。


五是在三季度,院成立了收款商务团队,所有院领导分块包干,管理职能部门配合。


六是院财务部在9月份完成了文莱项目税收策划,充分运用设计技术服务出口零税率政策,降低了该项目的税务成本。

图片

控负债

我院切实加强了资金的预算管理,在每月的院务会上,增加了各条线、部门今后三个月的收支计划,尽可能的做好以收定支工作。下一步院将严格落实“无预算不支付、无合同不支付、超预算不得支付”的红线规定。

图片

控成本

在成本控制上,除了采用绩效考核的措施外,我们要求财务部每月编制内部项目成本分析明细表,将每个部门、每个项目的成本与收入相对应,与收款相对应,通过权责发生制来分析盈亏,使用收付实现制来控制收支,推动部门的降本增效。对材料采购、劳务分包的管理上,由院组织招标评标的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局有限公司的相关规定,院纪委全程监督。

图片

快周转

我院生产技术部近期已牵头盘点固定资产,将闲置资产及已不在可使用状态的资产进行梳理,我院争取在一定期间内将我院资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联系我们

  •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29号
  • 电话:021-64399960
  • 传真:021-64399561
  • 网址:http://www.shedri.com/
  • 邮编:200032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GWY

版权所有: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

沪ICP备05007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