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2021-01

05

喜报 | 勤奋者、拼搏者、抓住机遇者------记港湾院第6届实践成才奖获得者

数据来源:港湾院
发布时间:2021-01-05

作为中交上海港湾院青年的最高荣誉,实践成才奖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以岗位为基,表彰在我院改革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实践成才的优秀青年骨干。自2012年创办起,至今已开展5次评选,共15人获得该项殊荣,并先后有8位获奖者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为公司的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港湾院实践成才奖评选再次启动。通过全院职工的推荐和自荐,经资格审核及评审投票后,最终产生本届的三位实践成才奖获得者。

徐天洋
微信图片_20210508155853.jpg

徐天洋,201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入职6年来,他扎根一线,以青岛、长沙地铁项目为依托,积极研发施工工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获得中交集团的高度认可;他研制海上风电自动化灌浆设备,将传统的人工手动粗放式操作转化为自动化、精细化生产,大幅提升效率和灌浆质量,为海上风电行业提供强有力支撑;他积极参与编写多项行业技术规范,将信息化技术与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紧密结合;他以太湖隧道、南京横江大道快速路改造等项目为依托,将二维信息化平台与三维BIM技术、GIS技术深入融合,为三航局在信息化、智慧工地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添砖加瓦。徐天洋同志先后发表多篇专业论文,获得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6个以及多项荣誉称号。未来,他将继续探索物联网、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与施工现场的深入融合。

王小渭

图片

王小渭,2009年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目前主要从事桩基检测和海上风电基础安全监测。工作十一年来,他先后负责了海上风电试桩工程、海上风电基础安全监测工程以及水运工程检测等各类别的多个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尤其在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工程中,他带领团队完成国内最大的一套7500吨级反力梁静载试验;完成国内首例海上风电项目水下高应变检测;完成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导管架的监测任务,为三航局在远海风电项目检测监测方面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与此同时,他参与的课题获得中交三航局二等奖、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并先后获得港湾院“党员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未来,他将继续致力于海上风电检测和监测领域,并积极拓展自己在城市轨交以及公路桥隧检测方面的知识,为公司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吕东良
图片

吕东良,201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入职6年来,他深耕海上风电项目,敢为人先,负责并参与了十余个国内外项目,其中多个为国内的首发项目。在中广核阳江海上风电项目中,他顺利完成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深水导管架灌浆原型试验,并带领团队完成了首台深水导管架灌浆施工;在三峡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项目中,他顺利完成国内首台吸力筒导管架灌浆,并总结导管架水下灌浆的关键技术,为项目缩短工期、节省成本;在粤电金湾海上升压站灌浆项目中,他带领团队从进场到退场48小时内完成了该升压站的灌浆工作,为该项目在台风前升压站安装抢出了宝贵的时间。除此之外,他先后参与4项标准的编写,获得专利10余项。未来他将继续总结经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联系我们

  •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29号
  • 电话:021-64399960
  • 传真:021-64399561
  • 网址:http://www.shedri.com/
  • 邮编:200032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GWY

版权所有: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

沪ICP备05007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