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
12
4月4日,抗疫“总攻”开始,我早晨五点起床,穿戴好“大白”,和其他志愿者一同吃早饭,然后各就各位,所有动作行云流水,有条不紊,这已经是大家连续作战的第四天。城市外围正有从五湖四海赶来驰援的医护力量和后勤力量;城市内各个街道、居委正有一群自发的志愿者和“双报到”党员整装待发,这一刻,守护上海的力量是团结。
我是负责给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登记核酸检测码、维持队伍秩序。今天是我第二次被分配到这个岗位,之前已经被我登记过的爷爷奶奶很快认出了我。“上次也是这个高个子小姑娘帮我登记的,我还找她。”一个白发奶奶拄着拐杖朝我走来,颤巍巍从口袋掏出两张身份证就要递给我。此时的我正焦头烂额地帮助另一位爷爷录入信息,可能是2000多万人都在用“健康云”,网络堵的不行,关掉小程序重启、飞行模式再开,都没有登记成功,看着后面居民排起了长队,恨不得把手机屏幕戳破。这才留意到白发奶奶一直举着身份证:“小姑娘,不要着急,我们等你,慢慢搞。”老爷爷又说一句:“我们也知道,今天网络不好,要不帮别人先弄吧。”我赶紧接过老奶奶的身份证:“奶奶我记得您和老伴儿,信息都在我手机里了,这就给您登记。”我快速在手机录入记录里查找,核对信息无误,瞬间登记成功。一旁的老爷爷见状也没有催促我,而是耐心等待他的二维码。这一刻,共同守护,是一种信任,这种被需要和无条件的相信是志愿者的动力。
排队的人群中,“今天的‘大白’比之前多了很多呀。”“肯定是全国各地的人来帮我们的。”“看,那是我妈妈。”“那是我老家的医生。”
总说,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几日的志愿者工作让我更加深刻理解这句话。是的,感同身受只是理解,亲身经历才知不易。厚重的“大白”套装,被口罩勒红肿的脸,眼睛腿在防护面罩压迫下把耳廓磨破了皮,防护手套泡发的手指,一遍遍“保持两米距离,注意安全,提前打开二维码”的嗓子嘶哑,抵不过一句:“辛苦啦。”“不容易。”“谢谢侬。”这一刻,守护是感恩,感谢不远万里的兄弟姐妹,感谢配合,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