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2022-05

13

坚守岗位,逆行有我 ② | 马朝明:怀壮志四海为家,攻坚克难何所惧

数据来源:港湾院
发布时间:2022-05-13

马朝明同志是智慧工程所海上风电自动化项目现场负责人。2021年一整年都投入到海上风电监测项目的现场施工上,因疫情影响他坚持在各项目间转战,不去与施工无关的地方,防止行程码异常影响现场施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他的足迹遍布中国东部沿海四大海域,唯独很少出现在上海。在去年的海上风电抢装潮中,他以四海为家,舍小家为大家。有几次家里出了急事要他回去,但怎奈现场工期太紧又担心去后不再是绿码,他权衡之后还是留在项目现场以工作为重。直到临近春节,各项目都进入平缓期,才回家团聚。

今年春节一结束,他就早早回到工作岗位。由于当时疫情已有复苏迹象,所以决定早去现场,于是今年二月份,他带领着新同事们再度奔赴施工现场。正因如此,才避开了上海疫情的影响,保证了现场的生产任务。

在组织的领导下,他带领现场的同事们顺利完成一次又一次出海任务,保证了现场生产。出海讲究天气,在不适合出海的天气,他积极组织同事们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分享经验,进行实操演练,提升专业能力。在公司的要求下,他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考取各相关证书。在短短时间内,各新同事也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现场施工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有一个阴霾始终笼罩在马朝明的心头:汕尾后湖22号科研风机一直没有合适的施工窗口期。终于在4月26日等到窗口期,业主十分重视。马朝明决定组建攻坚小队,由他带头,专业技术人员乔波、肖燕舞、唐小兵为组员,共同完成这次任务。

攻坚小队顺利到了风机上,一开门,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由于风机长时间封闭,出于安全考虑只能先保持通风,等气味散去。可时间不等人,作业时间本就有限,在气味还未散尽的情况下,攻坚小队戴好装备义无反顾得开始作业。刺激气味的空气呼吸时间长了会产生头晕症状,队员们就轮流去户外休息,保证现场施工进度。

部分传感器是装在风机顶部,风机上下几十米,都是靠梯子爬,而且传感器装完还要顺着塔筒往下走线,隔一段就要固定一下,对于现场人员的体力和耐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天逐渐黑了,可任务还未完成,眼看交通船即将离开,大家心里更着急。可是如果离开,可能下次机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马朝明看着还未完成的施工现场久久不愿离开,他试探性地问到:“兄弟们,我们在风机上过一夜?”一小段沉默过后,传出几声“好”,最终攻坚队选择留下来继续作业,这就意味着攻坚队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在风机上过夜。

终于在4月27日下午,攻坚队完成了本次出海任务,搭上了回岸的船。攻坚小队完成克服种种不理因素,抗住两天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顺利完成任务。

           

联系我们

  • 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829号
  • 电话:021-64399960
  • 传真:021-64399561
  • 网址:http://www.shedri.com/
  • 邮编:200032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SH-GWY

版权所有: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 技术支持: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

沪ICP备05007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