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报告。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对企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个人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了一些认识,结合我局的实际,我想谈谈学习的体会。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三航局作为中交集团的主力军之一,要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的份额,同时还要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把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科研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回顾三航局发展的历史,应该说我们曾经的辉煌,都是依托科技进步而实现的。从八十年代的“两根桩”,到九十年代的水下整平机和护底软体排铺设工艺与设备,还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GPS远距离定位打桩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表面涂层封闭保护成套技术等等。也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些自主创新的技术,才使得我们承接了长江口综合整治、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些特大型工程的建设,从而进入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所掌握的这些技术已逐步被我们的竞争对手所掌握,这些技术已不再是新技术。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也只有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研究和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才能在行业中始终走在前列。如果说我们在行业中是主力军,是中坚力量,那也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些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多年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有不断创新,不断研发和再造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发挥恰恰是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来实现的。
最近,我们港湾院按照局的要求正在申报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近几年全局的科研投入进行了统计,发现我们每年的科研投入仅有一千多万元,这与我们局每年100多亿的营业额是不相称的。按照申报的要求,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应该是年营业额的3~5%。当然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各工程公司每年实际用于科研的投入比财务口径所反映的数值要大很多,但毕竟与国家的要求还是相差甚远。还有我们的财务在对这些支出记帐时的归类也存在问题。实际上,国家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给予了很多方面的优惠,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规定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所以,我们实际用于科研的支出如不能正确入帐,就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这对企业是很大的损失。
对于我局的创新战略,笔者有一点建议:港湾院作为全局从事科研工作的专门机构,一定要使科研队伍更精干,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而我局的科研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常规的施工工艺的研发和改进,从而解决一些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作为技术储备的比较超前的课题的研究。对前者,研究工作的主体应该是全局范围内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港湾院只是作为研究的基地,提供研究所需要的场所、设施和研究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全局范围内一大批有经验有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攻关组的研究方式可以采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模式,通过提出问题——研究对策——现场试验——研究改进——解决问题的流程,对解决的效果可以由参加研究的人员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跟踪检验的方式,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对于后者,应以港湾院的科技人员为主体进行研究,同时要增加开放课题的比重,借助高校的科研院所和社会专业科研机构的力量,进行研究开发。
当然,这仅是笔者学习十七大精神后的一点体会,也是对我局创新战略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但毫无疑问,三航局发展到今天,处在这样一个高位运行的平台,要想得到继续的发展,创新必然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
栾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