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论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更加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上述论述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中的上述论述,国有企业要理所当然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新的企业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大力营造一种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内部氛围;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必须以人为本,在制度和企业文化上下功夫。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人为本,鼓励创新
1、是突破传统的人才概念。改变以往的重文凭、职称、年龄的认识标准,更看重能力和业绩。突破人才选用的标准。德能勤绩,应把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去考察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业绩等。在对待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业绩上,要允许失败,允许暂时不出成绩,创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研究氛围,鼓励科研创新人才出成果,鼓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鼓励拓展思维,鼓励创新模式。
2、靠事业留人。用人所长,要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为其提供一个施展才干的岗位。留住人才,要营造培育造就人才的土壤。一是搭建平台,让人才的专业特长得到施展的舞台,二是改革用人制度、选聘管理干部上,讲求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真正体现任人唯贤。三是靠感情留人。时刻把职工困难疾苦放在心上,以解除其后顾之忧。
3、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即工作创业环境、生活学习环境和制度激励环境。吸纳人才。企业创新工程,创新的人才是工程的主体。首先应研究制定人才开发战略规划,既有短期计划,更要有中长期远景目标。其次,除了上述的两点外,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应是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二、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制度创新是关键
1、企业是以经营生产为主线的,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制度也是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的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紧密联系,但有较大的区别。用企业现有的各项制度套在企业的科研创新活动上,就存在一部分制度的不适应或不适合。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在企业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别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的自主创新制度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2、要改变传统的企业业绩考核观念,建立科学的企业研发创新考核观。企业传统的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观放在企业科研、创新单位的考核上往往很难考核研发部门的实际业绩。现代大公司其研发投入占其收入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十以上,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也花巨资投入。民企方太公司几年不分红,持续投入,打造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因此企业要从其长期战略出发,制定企业研发创新的目标,并以此来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不能一刀切,要有允许失败,允许研发企业暂时不出成绩的胸怀,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
3、要改变传统的与企业业绩相关的奖励办法,对企业的研发创新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办法。企业传统的与业绩挂钩的奖励办法,由于业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企业效益,企业的研发中心往往表现一般。而单位部门所获得的奖励又往往与研发人员的待遇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改变现有的奖励办法,不仅对企业的研发团队有重要的意义,对研发、创新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企业创新管理办法也需要创新。作为老牌的施工企业,我们有一套长期以来形成的经营、生产、质量、财务管理的制度和办法。这套制度和办法用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研发创新活动上,就往往有其不足的一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名管理者开动脑筋,革故鼎新,对原有的管理机制在调整摈弃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扬,制定与鼓励创新相适应的各项制度,使企业研发创新充满生机活力。
三、营造企业创新的企业文化
1、企业的高速发展,对企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进一步发展,走创新之路也是企业领导的共识。我们学习十七大文件,在提高企业领导政治素质的同时,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行能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同时,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营造企业员工技术创新意识,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2、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职工民主权利。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在改革用人制度、选聘干部上,讲求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真正体现任人唯贤。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监督权和知情权得到具体落实。
3、繁荣先进文化,共筑企业精神。开展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展示企业形象和职工精神风貌;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体现企业集体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要求企业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大批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各项与之相适应得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也需要一个良好企业创新的氛围。但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需要企业各种资源支持,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努力,更需要企业的研发人员和创新人才的共同努力。
章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