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同志,2007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获取工学博士学位,进入了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始科研工作。
进入单位后,快速的进入了“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水下挤密砂桩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地基加固效果直接、对后继工序的快速推进十分有利的优势,随着我国外海筑港、筑岛、筑堤建设的发展,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然而目前国内工程界对水下挤密砂桩的设计计算理论、施工工艺与参数、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等诸多环节认识和掌握的不够透彻,水下挤密砂桩在国内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了加快外海深水筑港技术进步,开发外海工程地基加固施工新技术,开展水下挤密砂桩技术的研究具有紧迫性。本研究曾尝试从国外引进全套设备与相关技术,但由于国外对其关键技术的保密,增大了对水下挤密砂桩技术掌握的困难性。因此,首先应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工程实践,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够避免资金的浪费。张曦同志先以土力学为基础,结合高等数学与弹塑性力学等相关知识,对水下挤密砂桩成桩理论进行研究。利用圆柱孔扩张理论,求出了打桩扩孔的最终扩孔压力的解析解,为水下挤密砂桩成桩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张曦同志在水下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检测试验中担任现场的项目经理。本试验是国内首次对水下挤密砂桩承载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可以掌握砂桩对软土地基承载力提高的作用,了解砂桩打设造成的土体隆起情况,弄清桩间土排水固结过程中的土层压缩、强度增长等情况,从而取得相关数据,为工程设计积累经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本试验结果将填补国内在水下挤密砂桩方面的空白,对我国水下挤密砂桩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因试验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张曦放弃了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依然坚守在试验现场。
另外,在“水下挤密砂桩成桩能力研究”课题中张曦同志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针对振动锤的选型做了相关的计算,并提出了试验中的测试方案。
在科研项目进行的同时,张曦同志也参加了一些横向项目,如宁波港北仑港区五期集装箱码头接岸结构工程项目、巴拿马罗德曼码头软基处理工程、温州民营企业科技产业基地滨海园区吹填及软基加固工程、舟山长白岛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制造基地工程项目、中国海运江苏造船基地2#船坞装焊平台地基加固、摩洛哥Tanger港投标项目中的地基加固、巴拿马油罐地基处理项目、中粮佳悦项目地基处理项目等工程。
张曦同志荣获港湾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